不好意思,這終究算是一篇自我感覺良好文。(找個理由秀一下騎乘照...^^)
也同時在甜蜜負擔越來越重、膽子逐漸消失之時整理一下卡普心得作個紀念。
自2004年開始接觸重車以來,過彎時離心力與傾角帶來的奇妙感覺一直是讓我最著迷的部分。
儘管受限於資質、膽量、不可知的路況與用路人習慣...等,始終無法達成心目中最漂亮的姿勢,但對32歲才開始探索的肉腳來說,我已經很滿足於學習的過程了。
技術瓶頸與現實生活安全的壓力儼然成型,不如來紀錄一下心路歷程,沒事還可回憶回憶以自我安慰。
關於入彎前的檔位控制、彎中路線與視線等技巧就不在這探討了。我還沒資格說出個正確的理論。
然而對過彎的姿勢,東看西聽似乎都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。從同傾,內傾,外傾,側掛好像都行得通。採取上述各種姿勢的車友都曾把我放得老遠......這也是身為短腿的我想要反省與分享的部分:
和大多數車友一樣,入門CB400之時,我也是從同傾姿勢開始的。
漸漸越騎越順,直到某天鞋子前端與地面磨了一下,真是又驚又喜。後來為了不想消耗鞋子,過彎時開始縮內側腳,卻因CB400原廠腳踏位置較低,磨了幾次腳踏後很不喜歡那種不安的感覺,自此萌生改腳踏或往仿賽升級的慾望。
在投入Paul Smart的世界之前,我已歷經CBR1000RR 10個月喜悲交錯的洗禮了。
跨上仿賽才知道動力輸出與制動反應,騎士三角與重心轉移均和街車完全不同。為了想抵抗陀螺效應與安撫前傾騎姿的不安感,我的屁股不知不覺養成了在過彎時往內側稍稍移動的習慣。
告別CBR 1000RR,斷臂復原,2006年9月騎著Paul Smart在五指山參加了追焦之行,想藉此檢視自己的彎中姿勢。
看了照片才發現屁股往內側移動的幅度大大少於自己的想像,基本上仍偏同傾。當時有些驚訝。
雖然照片看來還不錯,過彎的速度和傾角也差不多達到個人能耐的邊緣,但皮褲與摩膝塊都買了,便很想實現磨膝的理想。怎奈車靴趾滑塊都磨到好幾次,卻始終磨不到膝....難道真的是腿太短 (身高165cm) ?
還好2006年11月,熱心的李老師在封閉場地藉著繞圈教導車友磨膝技巧。我滿懷希望參加。
也很順利地騎著阿魯第一次磨到了膝。(雖為封閉道路,但未戴安全帽仍為不良示範...請見諒。)
經過李老師的指導和事後看了藍哥拍的照片,當下驚覺四點:
1.腳掌需確實往內收,膝蓋才能往地面張開角度。也才能自由地以滑膝塊探測傾角。
2.以我的短腿程度,之前自以為是的屁股側掛幅度真的是太少了。
3.傾角不需比磨趾滑塊來得深便可以磨到膝。
4.磨到膝的感覺實在是很爽!^^
爽感維持不了多久,回到公道上,屁股往內側掛的幅度又因膽量與先前養成的習慣而施展不開,腳掌也不敢縮太多。
下圖為2006年12月到新竹找Hera與小胖騎台三時跟拍的截圖。可見到屁股只要再內移一點便可磨膝成功。
下面這幾張的姿勢更慘。
2008年2月,胡椒帶我去天馬山作了唯一的一次賽道體驗,原本便對右彎很頭痛,加上對賽道不熟,於是乎又下意識地回到磨腳趾探測法。上半身還因沒安全感而些微外傾。
我真的沒想到不收腳掌的姿勢會這麼醜啊~~哭哭...
不過話說回來,由於阿魯與保羅的腳踏都不算低,若因姿勢而非速度緣故磨不到膝,便冒險用腳踏來探測傾角底限,坦白說我會怕怕....
在這點上掙扎了幾個月,總算在2008年中,某個晴朗車少的熟悉山路上,突然間我騎著保羅磨到膝了!
車速依舊沒比較快,傾角也沒特別深,只是將內側腳收回,加上將外側與腳踏接觸的腳掌往拇指球位置移動一點,讓側掛幅度多一些,就跨越那條 (推測是肇因於短腿所造成的) 界線了。
接下來的幾個月,我興奮地像是回到2004年初次接觸重機的心情,輪流騎著保羅與阿魯熟悉著磨膝技巧。開心不已。
不久卻覺得,對常騎的那幾條台灣公道路況來說,磨膝之於短腿的我,漸漸成為一種非必要、選擇性的過彎姿勢。
台北近郊的中低速彎佔多數,有時還會遇到樹葉碎石、高麗菜、野狗、逆向車等路況。
大小犁田經驗也都經歷夠了,在了解自己需用較大側掛幅度才可磨到膝之後,大多時間我反而重回較能應付突發狀況的些微側掛姿勢,並以腳掌作支點,轉移腳尖角度以趾滑塊探測傾角的【脫腸法】。
只有在高速彎或視野路況良好時才會磨個膝自爽一下。
見下圖,右腳尖像不像脫腸?....呵呵~~
磨趾滑塊的脫腸法絕對不是正規姿勢。之所以還是這麼作,我這麼說服自己:
1.車靴之所以設計有可以替換的趾滑塊就是考量到會磨到此處。
2.突然遇到積水等不良路況時,左腳掌轉一下便可即時降檔,省下內縮腳歸位的時間。身體回正也較快。
3.膽子小,早點得知傾角的反饋資訊會比較安心。
體驗過磨膝之後,某次見到車友追焦的阿魯騎乘照,我又發現了一個問題,那就是上半身的角度過正,也不夠前趴,尤其是右彎加中低速彎時。導致看起來有點卡卡的。
相比之下,騎保羅過左彎時便不太會有這種上半身僵硬的感覺。
檢討可能肇因於對右彎仍不如左彎順手,在靠右行駛的台灣右彎的視野較左彎差,加上速度不足,導致上半身重心得往車身中心甚至外側補正。
另一個原因是,如阿魯這款現代仿賽,油箱長度變得非常短,騎姿與座位活動空間非常寬裕。若騎士不抱著積極性的過彎意圖,便很容易將屁股重心向前移,上半身也會變成較輕鬆、較不前傾的角度。
下圖可比較阿魯與保羅的座位與手把距離。便可知保羅的設計有多斯巴達,讓我的姿勢不積極都不行。
話說回來,仔細研究職業賽車手的過彎姿勢,先不論自古以來因賽車結構的幾何演進而導致的姿勢演化,光是現代賽車,便有如Troy Baliss和Colin Edwards的老派直挺上半身法,Toni Elias的內掛到緊繃法等相當大的差異。哪個才正確也永遠不會有答案。
我不是XX比雞腿,只是說明就連職業車手都有因身材與習慣而產生的姿勢差異。
肉腳的我,雖然知道問題在哪,還是回到現實不要強求好了。
為了帶出自戀的過彎照而廢話了這麼多,其實只要一個程序便可概括說明。
多年前在重車論壇的騎乘技巧討論區中,有車友問到過彎時屁股與上半身的正確位置。討論很熱烈,各式各樣的答案都有。
其中老前輩飛飛大師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。大意如下:
【先決定你的過彎速度,再決定你的屁股位置,最後決定你的上半身該放在哪(自然會成形)。】
這幾年,我常常想起這句話,覺得十分經典與受用。這個邏輯套用到山車、滑胎車、街車、跑車皆通。每個程序的答案與決定的選擇權都在自己身上。
上面是在路上唯二被拍到的兩張磨膝照,讓我自爽一下。
有時候如下圖般的殘影Fu也是不錯的。
補一張早年Monkey的假想過彎照。
胡說八道一堆,還是要請大家注意安全。不可知的路況實在太多了。
我不會滑胎,也不敢托孤輪,但擁有機車帶來的迎風與過彎經驗便能讓我微笑一輩子了。
感謝阿信、吳大哥、頭又大王、藍哥、MJ、胡椒、Hera、小胖、Rain119、大雄、何小胖....等等與熱情追焦的車友們拍攝的相片。
睪耕作兄,
回覆刪除這壓車壓的太帥了吧, 磨到膝, 這這這... 我以為在 MotoGP 裡才看的到 ^^
Jamie兄,也常來這裡留言的大雄和小葉兄用同傾姿勢就可以輕鬆海放我了...
回覆刪除磨膝對不才我而言只是求一個視覺效果與了一個心願啦。^^
「身高165mm」?
回覆刪除(驚)
已更正。應該是想成1/10的模型去了...哈哈~~
回覆刪除馬導
回覆刪除謝謝你的分享
寫得相當的好
我和您的想法幾乎一模一樣
磨膝是一種自我挑戰之路
只不過我沒有向您這麼積極去探究
不同的是
我的磨膝探索之路隨著916損壞而停擺
不過
您的結論我深深同意:
磨膝漸漸成為一種非必要、選擇性的過彎姿勢
有磨到就好
常常磨 也表示將自己暴露在不可修正的風險之中
沈爺~
回覆刪除剛剛看到電視轉播公路賽事,那些不要命的車手也只在特定彎道小磨一下。磨膝是個積極的姿勢。我淺嚐即可。
家室帶來的壓力不可謂不小啊~~哈哈...
馬的,剛剛又把你這篇看了一遍........
回覆刪除我都磨不到.........哭哭
只能跟自己說
我的個性節省,好的東西都好好保存不磨壞它..........
哇咧.....胡董,您騎哈雷說要練磨膝,感覺沒什麼誠意的說......
回覆刪除